作者:杨剑桥配资好评股票配资门户
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中心副主任/中药药师
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委会标准化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,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青年委员,《中国临床营养网》签约营养师等。
擅长:运用食疗学、营养学方法,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,例如:怕冷、倦怠、便秘、超重/肥胖、孕前调理、产后调理等。
门诊地点: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营养门诊726室。
『 立 秋 』
揪也
物于此而揪秋也
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
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
(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)
秋天从立秋开始,历经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六个节气,“立秋之日凉风至”,立秋节气是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。一般开始于每年的8月7~9日。
立秋 · 三候
一候凉风至|凄冷之风曰凉风,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形容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。
二候白露降|白天日照仍很强烈,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,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,故曰白露降。也表示秋金对应白色。
三候寒蝉鸣|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又名寒螿、寒蜩,是一种头胸绿色、尺寸较小的蝉,“知了、知了”的叫个不停。《立秋》诗曰:“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虽非盛夏还伏虎,更有寒蝉唱不休。”
立秋·食养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此养收之道也。”秋季肃杀,万物收敛,故称 “秋刑”,使神志安宁平静,以避秋季肃杀之气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秋季养收,顺应自然,把神气收回,减少思虑、欲念,变肃杀之气为平和之气,这就是秋季养生原则。
(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)
立秋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凉,也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同时受自然界影响,人体阴阳代谢也呈现阳消阴长的趋势。因此对于一般人群来说,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锻炼,皆以“养收”为原则。
【宜滋阴润肺】
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。”秋燥根据气候特点及症状又有“温燥”、“凉燥”之分,此时多为“温燥”。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例如,可在立秋节气食生地粥,以滋阴润燥。
另立秋时节,肝心少气,肺脏独旺,此时饮食上宜增酸减辛,助气补筋,以养脾胃。少吃姜、葱、辣椒等辛味食物,多食酸、甘味食物,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【宜调脾暖胃】
中医认为“培土(脾)可以生金(肺)”,调理脾胃可以达到补肺的目的,所以,入秋后脾胃调理也显得重要。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、肢体倦怠、面色萎黄,或有嗳气、口气、大便稀粘等表现,所以除了戒烟禁酒、饮食规律,少吃多餐外,可适当吃点健脾化湿的中药,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,如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芡实、山药等。
【勿贪凉】
立秋后的天气特点将逐渐呈现出早晚较凉、中午暴晒的特征,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。正所谓“立秋早晚凉,中午汗湿裳”。此时若还是像暑天那样大快朵颐、贪凉食,是极易伤脾胃的。
我国素有“咬秋”的习俗,就是在立秋那天一定要吃西瓜,消除初秋之邪、润养五脏。吃完这个西瓜以后,便不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,民谚说“秋瓜坏肚”,就是指瓜类包括西瓜本身性凉,立秋后应少吃,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。
(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)
【勿贪凉】
立秋后的天气特点将逐渐呈现出早晚较凉、中午暴晒的特征,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。正所谓“立秋早晚凉,中午汗湿裳”。此时若还是像暑天那样大快朵颐、贪凉食,是极易伤脾胃的。
我国素有“咬秋”的习俗,就是在立秋那天一定要吃西瓜,消除初秋之邪、润养五脏。吃完这个西瓜以后,便不再继续生食大量瓜类,民谚说“秋瓜坏肚”,就是指瓜类包括西瓜本身性凉,立秋后应少吃,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。
推荐节气膳食:乌芡橄榄蒸扣肉
1.材料准备
主要食材:猪五花肉50克,橄榄5克,糯米20克,油菜心3棵,小干贝2粒,卤水汁、葱油、淀粉、老抽等适量。
食药物质:乌梅3克,芡实5克,山药(鲜)6克,大枣6克。
2. 制作方法简述
1)五花肉入冷水,加葱、姜、料酒煮至硬身,捞出备用。
2)水烧开加入卤水汁,下五花肉小火煮 1 小时,捞出,改刀成四方小块,把五花肉切成连刀片,码回方形待用。
3)乌梅肉洗净,山药蒸熟切片,大枣去核切粒,与芡实、橄榄、糯米、干贝一起放盆中,下卤水汁、老抽拌匀,封上保鲜膜。
4)把准备好的扣肉上蒸箱蒸约 60-70 分钟后取出,撕掉保鲜膜,扣入盘中。
5)将清水、卤水汁、老抽倒入炒锅内,加白糖调味,用水淀粉勾芡,最后淋葱油,浇在扣肉上,油菜心清炒,围在扣肉旁边即可。
3. 功效:补益气血,健脾收涩。
4. 适用人群:气血亏虚,脾虚多汗者。
5. 食用方法:一人份,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。
6.膳食点评:乌芡橄榄蒸扣肉,其中乌梅、橄榄酸收,芡实健脾收涩,可以抵消肥肉的滋腻,乌梅、橄榄又可以防止秋咳。由于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导致脾胃功能减弱,可用山药健脾益气,消渴生津。大枣补气养血,利于消化秋膘而不伤身。
立秋 · 食治
“肺应秋”,肺开窍于鼻,合于皮毛,主宣发卫气,与秋季通应,立秋后早晚开始有凉意,过敏性鼻炎易复发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气失宣,便秘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也会随之而来。
1. 过敏性鼻炎
中医又称鼻鼽(qiu),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、喷嚏、流清涕、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、多发性鼻病。鼻鼽多由肺气虚,卫表不固,风寒乘虚侵入而引起。立秋节气后,早晚温差较大,治疗以补肺祛风散寒为主,并配合针灸治疗。
饮食应少吃辛辣食物,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萝卜等,起到润肺通达作用。禁食致敏食物,不仅应禁食该种食物,亦应禁食该食物成分的一切食品,如对牛奶过敏者不仅应禁食牛奶,亦应禁食含该食物成分的一切食品,如奶制品及含奶的糕点、糖果等;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临床症状。
(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)
推荐节气膳食:疏风通窍茶
1. 材料准备
食药物质:黄芪10克、辛夷3克、防风3克、白芷3克、石菖蒲3克、苍术6克。
2. 制作方法
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,可反复冲泡至味淡,每日一剂。
3. 功效:益气疏风,化湿通窍。
4. 适用人群:肺气不足,风邪侵袭引起的发作性鼻痒、喷嚏、流清涕、鼻塞等表现之人群。
2. 便秘
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,秘结不通,排便周期延长, 或周期不长。但黄质干结,排出艰难,或粪质不硬,虽有便意,但便而不畅的病证。便秘的辨证应分清虚实,立秋之后天气趋于干燥以阴液不足为主,肺与大肠相表里,以滋阴润肺、增液濡润为主。
饮食方面可以每日清晨空腹饮温凉水或加入蜂蜜的水,全天饮水1200ml左右;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菠菜、苋菜、胡萝卜、燕麦片、梨、香蕉、葡萄、粗粮、各种杂豆、带皮水果、新鲜蔬菜等;易于产气的食物如洋葱、萝卜、蒜苗等可促进肠蠕动加快;适量吃富含脂肪的食品,如麻油、豆油、胡桃等,酌量摄食奶油制品并饮用蜂蜜,每日饮用含有益生菌的酸奶能改善肠道菌群,缓解便秘。运动可改善便秘,快步行走和慢跑、腹式呼吸、腹部自我按摩都可促进肠管蠕动,有助于解除便秘。禁忌食物:禁忌饮酒,少喝或不喝浓茶、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。香辛调料如芥末、胡椒、辣椒、生姜等亦有刺激性,不宜多用。
推荐节气膳食:山药玉竹粥
1. 材料准备
主要食材:粳米50克。
食药物质:山药15克,玉竹6克,蜂蜜适量。
2. 制作方法简述
上述材料一同熬煮成粥,加入蜂蜜,搅拌均匀即可。
3. 功效:滋阴润肠通便。
4. 食用方法:一人份,可在节气内常规食用。
5. 适用人群:阴虚便秘者。主要证候为,大便干结,如羊屎状,消瘦,头晕耳鸣,两颧红赤,心烦少眠,潮热盗汗,腰膝酸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二十四节气食疗养生
应季药膳速查速用
零基础易学
专业营养师指导
——《24节气顺时药膳》
《临床营养网》编辑部
本站动态栏:
截止到 2025 年 8 月 7 日上午 8:00 时,本平台关注人数为:401656 名。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。
富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